寫在最後,也是最重要的,請務必時刻提醒自己,做這件事情的商業價值在哪?最近耳聞兩個朋友的慘痛故事,反正你們也總喜歡自己拉椅子, 我就寫著吧。如有雷同,就是他了。
一件事情,是mongoDB的設計架構。芒果好是好,但你要會用啊大佬!故事是一個「用意良好」的mongoDB,沒有cluster。很重要我說三次,沒有沒有沒有cluster。那你用芒果殺小啊?
抱歉我激動了
很經典的,我覺得那一定是個很強,總喜歡探索新技術的developer,卻沒太多營運經驗的結果。這一切也就算了,然後上了production…
另外一個故事,是一直在refactoring的一群有為青年。是啦,我不能說重構有錯,迭代速度夠快的話,重構其實是非常上進的好事。但如果有這麼一天,你生活的目標就是不斷重構你的系統呢?必須再次強調,【回到地球】,老闆開公司,是要營利賺錢的,身為分析人要牢記烙印在自己心裡。如果有什麼記憶問題,就要寫國軍提醒小卡,放在左胸前口袋,時常提醒你各位啊。
重構可以是個穩定產品後,專案與專案之間空閒的重要任務,而且定期要執行。可是如果你開公司請很多工程師,只是不斷冒著風險,重構系統, 與營利不會有太直接關聯呢?是不是會重新思考這件事情。
同理,小弟上述的兩個例子,是透過另外的軟體工程狀況,提醒大家。你精美的分析,準到冒泡當kaggle冠軍的模,好不容易打通所有關節,讓大家動起來照著有條有理的工作項目,完成的那個策略目標----真的賺錢嗎?真的真的真的賺錢嗎?不限於分析本身,在公司的決策都該是business driven的。所謂的賺錢,也不僅於實質獲利,增加效率當然也是。只是所謂的增加效率,也要去衡量、停損。一味忙碌的作增加效率的修改,本身是不是陷入了沒有價值的窠臼呢?給各位參考。
在做任何事情之前,請想起我………..不是啦,想起小弟提醒大家的話。如果真的把營利的思維拉進來,幫老闆多想一點,相信應該可以前幾篇所提到,秒懂小弟10%的比喻。
預祝 2019 新春
大家分析出得去,錢進得來,產業轉型發大財。行行都需要分析人啊!
上一篇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