舒怡和食

SamSam
6 min readNov 6, 2019

--

舒服,簡單的生活有不平凡的味道。

20191231更新: 20200111歇業。

平靜的巷弄內

今日有幸受邀,品嘗試營運的和食。初來乍到,看到外表弄得這麼「日系」,反骨的我就有點反動情緒: 搞這麼多花樣東西好吃嗎? 所幸吃完之後的感想,東西不只好吃,還真好吃。

這碗味噌煮膠原筋肉煮,剛上桌我就覺得中了。暫時不可能是被黑黑糊糊的筋肉煮,是這碗晶瑩剔透的飯。身為一個對飯很挑剔的人,看到這完整閃著光芒的米粒,拌醬油都可以了。

真的閃著光,不是文字魔力的光…

敢說自己對米飯挑剔,就是能夠直接單吃一口白飯來品嘗。果然,米粒非常的完整,基本上敢開日式食堂的,都要做到這個水準。舒怡和食不僅僅做到,還做得很好。米飯的水分仍然保藏在米粒之間,但米粒卻要顆顆分明,口感不能含糊,咀嚼完米粒的甜味必須在吞嚥下後立刻出現。不只合格,有亮眼的感覺。

由左至右,醃蘿蔔、洋芋泥、玉子燒

小菜到位。蘿蔔不苦澀,鮮甜味仍在,中上。洋芋泥是攪和蜂蜜芥末的口味,個人認為味道過重,敝人無法接受。然而不能說不好吃,調味適中,滿符合大眾期待的口味,但不符合小弟個人的口味期待。玉子燒則是很好吃,並非純然日式作法的玉子燒。純日式玉子燒是要作成類似蛋捲口味,綿密鬆香,入口是軟滑蛋香。個人卻偏愛一點蛋白成分,咬起來口感更立體,高湯風味更加明顯。有人會覺得不夠道地,但誰說真正道地古早味是美味了? 理性點啊各位。

原樣
驚為天人之後把它大部分解

主菜是味噌筋肉煮。說認真的,剛聽到菜名,也一樣牽動我反骨神經,搞什麼筋肉煮,就是整鍋煮肉就對了,一定搞這種花招嗎? 事實證明,只要夠美味,再多花招都沒關係,反而相得益彰。反之,則畫蛇添足了。

這道筋肉煮賣相配色不錯,也僅只於此。沒入口以前我不覺得這道特色在哪裡,直到我就這麼吃了一口。入口之後,筷子竟然停不太下來。然後我立刻想到「酒呢!」這道配酒根本無敵。帶著筋膜的肉竟然可以這麼鬆軟,好似入口即化,又帶著一點微微嚼感。調味的味噌恰到好處,味道是活的。香、鹹、甜、稠,無不恰到好處。而且筋肉與肉汁充滿濃濃肉的美味,完全濃縮在每一口的震撼之中。

吃了三四口之後理智的把筷子停下來,要是全部吃光,我就不知道它玩什麼花樣了啊!可惡!好想就這樣一路配著這完美的飯吃光光啊!理智終究戰勝了慾望,拿著精緻握感舒服的筷子把它一一拆解。是的,有蘿蔔,有筋肉,有帶點瘦肉的肥肉,有洋蔥,有…. 這是蒟蒻嗎? 對!是蒟蒻。原來這個不規則又充滿嚼勁的小東西是蒟蒻。好心機的小玩意。它充分的吸收肉汁,在整碗都是膠香的濃稠口感中,帶來一點變化,卻不影響整體存在。試圖想像如果是大塊的蒟蒻,不是更有嚼感嗎? 認真思索了一下,不!太多嚼感反而破壞了這碗筋肉煮的整體感,就是這麼不規則的小塊蒟蒻,才完美的補上了這個缺。太大塊就失去這個美。

這讓後來的豬排相形失色,豬排非常好吃,酥脆、肉嫩,但它就是個非常好吃的豬排,其他地方同樣也能吃到很出色的豬排。這碗筋肉煮其他地方絕對吃不到。好可怕!這麼平淡無奇的東西卻那麼深奧,太可怕了。這就是大人的味道啊。配上酒這還得了!

味噌湯同樣不可小覷,我沒喝過這麼順口的味噌湯。一般來說,普通味噌湯我也閱湯無數了,不是味噌鹹味過重,就是淡而無味。原來一碗平衡的味噌湯可以如許美味順口。洋蔥之於味噌湯可以這麼搭配!舌底不會卡著味噌的鹹味,整碗湯可以像水一樣的輕鬆喝下,湯卻富含滋味,整口甘美可以順著喉嚨一直灌到底。用灌水來形容似乎是有點輕蔑,我卻必須要用灌水來形容這道湯的絕妙之處。

葛粉條、蕨餅、天使的眼淚

甜點方面,台灣和食的甜點也就算了吧。就算前面給我再多驚艷,甜點於我就是兩條平行線,我們就是不同世界的存在。既然來了,我只能配著眾人的笑容勉強吃下。誰知道,第一次把地獄廚神戈登拉姆齊的台詞閃過腦海: 甜點就是要有豐富的風味卻吃起來很清爽。阿不就是這個嘛!天使的眼淚就是這顆葛粉凍狀物。而且這真的是葛粉做的,不是果凍不是吉利丁。配上這黑糖漿還真好吃。蕨餅有原味與抹茶,配著黃豆粉又甜又苦,是真的日本口味啊!用不期待的心情吃到超乎期待的品質,只有一個爽字。葛粉條也是很特別,用類似日式蕎麥麵沾麵的吃法,將葛粉條沾入黑糖漿碗,吃起來我有點驚訝,這莫非是純黑糖漿嗎? 真的是純黑糖才會在過程中弄出這個苦味。既苦又甜,這廚師很會啊!完全抓住我們這種年齡人的人生況味,太心機了。

種種特色我就不續寫了,以圖代筆,自己去體會吧。等到正式營運我還會跟大家補充的。就這樣了。

濃醇的日式麥茶。對,我用濃醇形容免費自己倒的日式麥茶。
甜甜辣辣的泡菜燒肉、涼拌海帶
偏甜的馬鈴薯燒肉,個人不愛的口味,但我想應該大眾都很愛吧
蛋香四溢雞肉多汁的親子丼
甜辣的泡菜燒肉飯

吃完收工。很飽很開心的體驗。被美女環繞的用餐感覺真的很好。

--

--

SamSam
SamSam

Written by SamSam

用有限的資料知識探索無限的世界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