寫在這年別有個人的象徵意義。恰好是我接近貢獻個人實質能力給公司與職涯的階段。另一方面,這就是學習停滯期。
一般學習曲線的初期,進展很快,很快的你會覺得自己無所不知,無所不能,然而其實只是世界全貌的一點點。此時信心爆棚。
然後開始發現世界原來遠比想像中大,想像中廣,此時會進入學習信心低落期,覺得自己可以退休回家了。反正強者多如恆河沙數,自己多麼的渺小,比爾蓋茲輟學創辦微軟才19歲,愛因斯坦發表相對論也才27歲,馬克祖柏格.....
再來會開始找到自己的定位,不論這個定位是喜歡或被迫,漸漸暫時錨定在一個位置,此時不斷的累積,然而覺得自己渾渾噩噩,也就是這樣在生活著。
累積到了一個程度,我不喜歡講太虛玄的東西比喻,不過此時經驗與能力有個水準(前提是你始終保持開放態度認真學習累積),「能量累積夠了」,開始走出自己原先的錨定點,開展自己想要的未來。
寫在這年別有個人的象徵意義。恰好是我接近貢獻個人實質能力給公司與職涯的階段。另一方面,這就是學習停滯期。
簡述一下我自以為的分析人學習曲線:
一開始跟大多數人差不多,不過我們會有個信心超級爆棚期,幾乎是一個直線爆點,可以是把一個產業的資料玩得很熟很有心得的時刻;也有可能是真的完成一個很重要的專案,幫公司賺了不少錢。
然後就是停滯、負成長的時候。開始納悶自己為什麼存在,公司不要分析人大概也可以活得很好,做了一百件分析可能只用一件事情,真正用來當商業決策的甚至沒有。零啊!ZERO!生而在室我很抱歉
抱歉是這個
請繼續保持自己的靈敏與堅持,然後你就會習慣了(誤)。你就會撐過去,然後開始展開視野,原來我們分析人能做的遠不只是這些。詳情就請容許小弟後續文章表達。
下一篇